02/09/24
1944年6月6日發生的諾曼第登陸戰役(D-Day)是人類迄今最大規模的搶灘登陸戰役,15萬名盟軍士兵橫渡英吉利海峽在法國的諾曼第登陸,此戰役為解放法國作出重大貢獻及為盟軍於西線的勝利奠定基礎。
1944年6月6日發生的諾曼第登陸戰役(D-Day)是人類迄今最大規模的搶灘登陸戰役,15萬名盟軍士兵橫渡英吉利海峽在法國的諾曼第登陸,此戰役為解放法國作出重大貢獻及為盟軍於西線的勝利奠定基礎。
當年曾參與此戰役的24名中國海軍軍官之一的林炳堯,或許從未想過,自己寫有這段親身經歷的日記會在80年後,成為促進東西文化交流的重要瑰寶。香港兩名年輕學者麥曉暉(John)和許創彥(Angus)深受日記的啟發,前往世界各地探尋歷史脈絡,希望通過籌辦展覽讓更多人認識這段珍貴歷史。
上述日記中所記載的故事極為詳細,在歷史研究方面具有重大意義,是全球已知唯一、有關中國海軍參與D-Day的一手由中文記載的史料。而這珍貴的史料竟藏在一座鄰近香港大學的唐樓中某空置單位內,直至2015年面臨拆卸時才得以意外重見天日。西方及全球史學界都對這段歷史有持續的研究,這些史料亦為相關研究提供了一個嶄新的視角。
《香港01》近日與二人傾談,了解他們追尋這段珍貴歷史的過程和點滴。Angus向記者憶述,他當時正在港大讀三年級,初次見到新聞報道後大受震撼,他說:「我從未想過D-Day的歷史竟然與香港有關,也不知道有中國人參與這場戰爭」,他隨後在2022年結識John,兩人均認為這段歷史意義重大,不應讓其蒙塵於象牙塔內,故決定藉今年適逢80周年的契機舉辦展覽,冀將這段歷史發揚光大。
Angus從收藏家手中借來這些歷史資料,了解當中故事,John則在2023年從他口中初次聽到這個故事時,對有中國人參與其中「感覺很詫異」。起初,他們只是當作個人興趣來做研究,誰料之後發掘到越來越多的資料,John坦言:「感覺全身起雞皮、毛管戙」,兩人因此「越陷越深」,為了走訪各地追尋歷史線索,還辭去原本工作投身於此,最終決定在2024年初全面開展研究。
自薦前往他鄉受訓 英倫一別紅顏身赴戰場
1942年,美國第32任總統小羅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決定為盟友提供更多援助,二戰盟軍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介石趁機說服英美協助培訓中國海軍新秀。John和Angus在今年4月來到台灣,翻查這些受訓中國海軍的資料,竟找到一則當時25歲的林炳堯用電報發給蔣介石的自薦信。Angus分析他在戰爭年代未有放棄夢想,「他不滿現狀但沒有放棄,一直在找尋機會、裝備自己,最終的確讓他等到一個機會」。
Angus在2023年8月已開始着手尋找歷史線索,John隨後跟上,在對比當地退役老兵的戰爭日記與其他歷史資料後,確認林炳堯的部份記錄屬實。
日記中記錄林炳堯經過層層遴選,從400名申請者中脫穎而出,終隨另外23名海軍軍官來到英國,在1943年10月於格林威治皇家海軍學院(Greenwich Royal Naval College)學習,後於軍艦上實習,首個獲派任務正是D-Day。而在出發任務前幾天,他收到一封來自英國女子Violet的情信,其中用英文寫着:「我感到必須寫信給你,因為你正在冒着生命危險盡自己的一份力來縮短戰事。」
信中還寫「自己感到困惑,祝你好運」,John分析二人相約在D-Day前的週末見面,惟女方因身體不適改為下週末再會,豈料林炳堯隨後便投身戰場。林炳堯還在日記中寫上D-Day前一日的情況:「晚上約8時,看到軍隊的船隻像螞蟻般多,分散在海面上蠕動,向南移動」,當時盟軍計劃趁夜色橫渡英吉利海峽,前往法國諾曼第地區的5個搶灘登陸地,而在翌日黎明時分,林炳堯看到英國厭戰號戰艦(HMS Warspite)發出第一聲槍響,這場關乎解放法國的戰役——諾曼第登陸戰役隨即正式打響。
林炳堯與Violet的故事橫跨80年仍能觸動人心,兩位年青香港學者在初讀後經已大受感動,John表示:「當我們讀到Violet這句話時,感覺戰爭與我們這一代看似遙遠,雖然今天在媒體上也不時看到俄烏、以巴戰爭,而看到中、歐兩地人能在短時間內產生這樣的感情,這封信道出了對出戰士兵的一些盼望和感受十分深刻,我們當時已認定它必須展出。」
人文精神穿越二戰影響當下
回顧歷史上的重大事件,當中改寫人類命運、歷史進程的大人物固然備受矚目,但過程中的小人物遭遇其實亦不能忽略,因他們「貼地」的經歷,往往更易被大眾共情。
近年來,國際形勢愈趨複雜,俄烏戰爭、以巴戰爭相繼爆發,引發人們對國際安全的擔憂和不安。而上述歷史中的小人物當時正在歷經二戰,許多地方不僅貧困,連三餐溫飽也成問題,因此可見他們在大時代如何處世。
John以24名中國海軍的情況與他們的經歷類比說:「我們連同協助我們的義工這群人本身並不有名,但媒體對我們的事情有所關注,原因是我們在歷史的某一時刻如何去抉擇,當中包含了作為年輕人的無力感,其實是每一代的人都能夠代入到。」
Angus和John二人是修人文社科出身,前者是讀歷史、後者讀政治。「人文社科真正想教出來的精神和人文素養,若加以重視其實就是這些學科的精髓。」John 說:「我們的許多義工都是受這些東西所吸引。正如我們第一次看那封情信,看到那句說話觸動了我們,正是這些方面讓世人動容。」
然而,他倆在舉辦如此有意義的展覽的過程中也非一帆風順,他們也曾被大潑冷水,指香港年輕人不會對歷史有興趣云云,亦曾碰到不少困難和樽頸,如有人對這段歷史不感興趣、有老兵後人婉拒他們的訪問甚至因香港當下的政治環境而有所慮顧,「另外就是這段歷史仍有許多未知,有點大海撈針的感覺。」
「每每在世界大事中,總會找到香港的身影」
最後,兩人在調查中發現,無論東方和西方均對這故事具有強烈興趣,令人感到這件事強大的國際連結性,有如「東西方之間的橋樑」。John引述自己與學者呂大樂的談話,說若將本港和一個相似規模、人口密度、歷史背景的城市比較,香港是「具有世界史上不成比例的特徵」。
今年2月,他倆聯絡到24名中國海軍軍官之一黃廷鑫的兒子黃山松,他是一名歷史系教授,十分看重歷史保育和傳承,曾出版過父親的口述記錄,講述黃廷鑫當年在歐洲戰場的經歷。這位年逾70歲的老人本以為在出版後這段歷史便會「就此翻頁」,未料竟然有兩位香港青年找上門說會繼續研究下去,故他很珍惜這次機會,即使年邁亦盡力幫助二人。
黃山松還向二人分享指,內地學者難以去到台灣查看歷史檔案,反之亦然,而香港是唯一可溝通兩岸四地,並可將所有資料整合後翻譯成英文再推向國際,可見香港這座國際性的城市在令這故事走向世界發揮重要作用。這讓John想起數年前一位曾參與M+的本地博物館界名人的一番話,他說在大中華以至整個亞洲地區,只有香港能容納得到這樣一個世界級的博物館。
因此,二名策展人對今次展覽有信心,認為頗受歡迎,形容籌辦過程似「一呼百應」。John更引用中大前校長金耀基的話將其總結為:「香港看見世界,世界看見香港。」
展覽開幕臨近,9月10日至12月25日率先在香港兩個場地展出「唐樓中的二戰日記:從香港見證歐洲戰場的中國身影」,初步計劃2025年2月至4月在英國分三個地方展出,還預計在法國、新加坡展覽,美國與加拿大亦在構想中,或安排在2025年之後。最終,他們亦打算在其所有展覽結束後,將這些歷史資料放上網讓更多人有機會接觸到。
原文網址:https://www.hk01.com/article/1049484?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